• 6年前
刘道笠奶奶今年已70岁,在黉门街小税巷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,也是社区无人不知的热心肠 “四嬢”。在上个世纪,成都外贸下属有五个厂,刘奶奶还是厂里头篮球队的5号球员。她认真地说:“虽然我们个子矮,但打球凶哦!”

1997年下岗那阵,她每个月的工资就100块钱,所以她和老伴开了家串串馆子,到2015年6月份才没做的。本来打算回家养老,街坊邻居纷纷劝道:“四嬢,你煮的饭这么好吃,要不然我们搭个伙嘛。” 四嬢做饭确实好吃哦。她说:“坛坛罐罐是我妈妈留给我的,都是解放前的。你在别家吃不到这个味道。”小税巷是个老小区,有很多高龄的空巢老人。刘奶奶给邻居做饭的同时,也常常送饭给一些老老人,比如楼上那个98岁的陈老师,他老伴也有96岁了。“你说他们是缺那口吃的吗?不是。他们缺的是那一份情。” 刘奶奶自言自语道。

田爷爷也90多了,眼睛完全看不见,刘奶奶就会把饭菜送到他们家去。老年人一要吃得耙,二要吃得烫,三要味道淡,所以菜烧好之后要第一时间送起走,冷菜吃了肠胃不舒服。在华西附二院上班的李医生也喜欢带朋友在奶奶这儿吃饭,“四嬢,今天中午我们有六个人,你看到安排!” 他们也不点菜,反正他们知道,刘奶奶会整得巴巴适适的。后来有一伙年轻人知道了这个事情,说要给刘奶奶做宣传。他们喊她嬢嬢,这一问,他们才18、9岁,还没有她的孙子大。刘奶奶就说,喊啥子嬢嬢哦,该喊奶奶!所以他们就取了这个名字叫“奶奶厨房”。他们说吃刘奶奶做的饭,容易想起小时候的院坝生活。周三的时候, “奶奶厨房” 会搞些活动,管得你是年轻人也好、老年人也罢,过来坐一坐、耍一耍。至于收钱,刘奶奶就收个成本价。8块钱一碗排骨面、牛肉面,管饱。这里的回头客她基本都晓得他们的习惯,张老师有糖尿病,不能吃甜的;楼上的姨娘初一、十五不吃肉;田婆婆有高血压,要多吃素……她感叹道: “我们这个年纪嘛,保不住时光,保得住健康。”
在这里吃饭的“年轻老人”一起摘菜、烧饭,做好后一起帮忙送到“老老人”家中。四嬢的饭堂不大,却是邻里分享快乐的根据地。老人的厨艺与年轻人的创意相结合,忙碌的上班族卸下疲惫,成了生活中暖心的小确幸。所有人都晓得,四嬢不得整哪个冤枉。
订阅我们 :https://goo.gl/wHQT2E
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reBridge/?...
Twitter : https://twitter.com/TvErgeng

推荐视频

12:54
接下来播放